“扶苏,你应该学了不少诗词了,和先秦时期的楚辞,诗经比起来,对诗词有怎么样的感觉。”李源硕问道。

    “和诗经楚辞比起来确实有很大的不同,诗经有中和之美,楚辞则瑰丽奇崛;而唐宋诗词则更注重个人表达,风格各异。”

    “不过为什么课本上大多都是唐朝诗,接着就是宋朝的词,像汉朝,明朝,清朝就很少,几乎只有一两个。”

    “因为唐宋是华夏诗歌的黄金时代,汉明清虽有好诗词,但整体影响力不及唐宋。”素素说道。

    “原来如此。”

    “扶苏,你在这里面喜欢谁的诗词?”素素好奇道。

    “辛弃疾,苏轼,还有杜甫。”扶苏平时在上完课后,也会在其他时间看看诗人的其他作品,其中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三人。

    “居然没有李白,还真是让人意外。”素素诧异道。

    扶苏笑了笑说道:“其实李白的诗也很好,但是比起李白,我更喜欢杜甫的诗。”

    “我倒是更喜欢李白的,杜甫的诗太悲了,李白的诗就豪放洒脱多了。”

    扶苏听到素素的回答,理解的点了点头,毕竟素素现在还小,还没有体验过真正的生活艰辛,会这么说也不奇怪。

    “那你应该很喜欢苏轼吧,苏轼的词也很豪放旷达。”

    “我是很喜欢苏轼,不过不是因为他的词,而是他的性格和事迹。”素素回道。

    “事迹?”

    “对啊,他和他弟弟有一段段子在网上很流行,虽然段子和正史有些差别,但苏轼给人的感觉真的很乐观,我要是有这样的朋友一定会很开心。”

    “什么乐子?”

    “苏轼和他的冤种弟弟苏辙。”素素嘿嘿一笑说道。

    “他弟弟怎么倒霉了?”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苏轼,被贬,吃;苏辙,升官,捞哥哥;如此反复循环,一直到苏轼离世。”

    “这苏轼都被贬了多少次啊?”扶苏有些错愕的问道。

    “12次,他的足迹踏遍了北宋十一州,做官40载,有33年在被贬谪的路上。”素素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