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既然刘彻能被称为千古一帝,那想必也不只是运气好这一个原因吧。”扶苏到现在还不知道刘彻到底有什么功绩,能在晚年昏庸的情况下还能得到如此称赞。
“他的功绩,我想想……”素素回想了下自己所知道的资料。
“第一,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华夏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奠定了华夏的思想基础,不过这里的儒已经不是单纯的儒家,说是外儒内法差不多。”
“第二,就是他北击匈奴,开拓疆土,倾全国之力对外作战,打出了国家的尊严,虽然这么说对当时的老百姓来说很不公平,但是这也是无奈之举,这本就是罪在当代,立在千秋的事情,总需要有一个皇帝去做这件事。”
“第三,建立察举制,不拘一格地提拔有才之人,像骑奴卫青,女奴和小吏的私生子霍去病,牧羊人卜式,商人桑弘羊,匈奴休屠王的儿子金日磾,这些都是他挑出来的人才,他还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推恩令是什么?”扶苏问道。
“汉朝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会分封同姓诸侯国,所以对汉朝的皇帝来说,这些诸侯们就是一个威胁。”
“而推恩令就是把诸侯所管辖的领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所有儿子共同继承。这样,诸侯国就会被越分越小,势力也就自然而然的减弱。”
“这推恩令可是被称为千古第一阳谋。”
“这主父偃主意确实厉害,汉武帝也够有魄力,但是都不怕那些诸侯会反叛吗?“扶苏不信那些诸侯看不出来,要是来个势力强大的诸侯,可能会直接反叛。
“因为到汉武帝时期,中央的实力已经远远大于诸侯们的实力了,而且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使得诸侯国实力大减,所以没有诸侯敢轻易反抗。”
“第四功绩就是改革币制,统一铸造五铢钱,然后将盐、铁等重要资源收归国有,最后通过均输法建立全国物资调配网络,调控物价,稳定市场。”
素素说到这里,停下来喝了几口水,说这么多都有点口渴了。
“怪不得能和父皇同名,这些政策可不是一般人能实施的。”扶苏感慨道。
“是啊,而且他很多政策都被后世王朝所用,就说明他的政策是多么的成功。”
这时刚在导游带领下听完附近陵墓介绍的几个游客来到素素等人一边的空位上坐下:“你们说李夫人是不是刘彻妃子中最幸运的那个。”
“如果不算她家人,那是的,死前死在汉武帝最宠信她的时候,死后还能被汉武帝念念不忘,还以皇后的礼仪陪葬茂陵,之后还被刘弗陵追封为“孝武皇后”,最后孙子还继承过皇位,不要管时间短不短,反正是坐上过那位置。”一个男生说道。
“我看还是陈皇后最幸运,李夫人本人是受宠,但不要忘了她的家族被汉武帝灭了两次,陈皇后虽然巫蛊被废,但在之后生活仍然受到优待,和原来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区别。而且她的家人都能老死病逝,自己也只是病逝,这比起其他女人好太多了。”另个女生则有不同的意见。
“我觉得他那后宫中就没一个是幸运的,尤其是卫子夫碰上刘彻真的是倒了八辈子霉。”最后一个女生说道,大家听到她的话,都认同的点了点头。
春秋
“夫子,你看,儒家在以后会成为国家的主要思想,你的思想被采纳了。”子路听到独尊儒术,满脸激动的看着自家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