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我问你一个问题啊。”在安静的客厅中,素素突然出声道。
正翻阅着书籍的扶苏听到后说道:“什么问题?”
“据说赵高有个亲生女儿,但赵高不是宦官吗?宦官不是阉人吗?他怎么还会有女儿?难道他是有了女儿后才进宫的?”
“谁告诉你赵高是阉人了?!”扶苏听到素素的话惊愕的抬头看向她。
“秦朝的宦官不是阉人吗?”素素疑惑道。
“不是,秦国的宦官是指负责宫廷事务的男性仆役,虽然也有阉人的存在,但宦官不代表就是阉人。”扶苏解释后又一脸奇怪的看向素素:“你们不会一直以为赵高是阉人吧。”
“对啊,而且历史也没有记载赵高是否受过宫刑,所以听到赵高是宦官身份就一直以为他是阉人。”
扶苏此刻表情一言难尽,虽然痛恨赵高,但想到他在后世一直以阉人形象存在,有一瞬间有些可怜他,这对男子可是奇耻大辱的事。
“还真是可惜赵高不是个阉人。”素素叹惜道。
“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来。”扶苏收起书本,给自己倒了杯水问道。
“因为我在看宦官为男主角的小说,突然想起了赵高的事,所以就问问了。”
扶苏拿水杯的手一顿,一脸诧异的看向素素:“小说还能以宦官为男主角?”经过素素刚才的问题,他已经了解到后世把阉人和宦官当成同一类人了。
“怎么不行,只要有能力,够帅,宦官怎么不能是主角了。”
“你们不歧视古代宦官吗?”扶苏疑惑道,要知道这样的人在秦国是很受人歧视的。
“不会啊,而且古代有的宦官我们很崇拜的。”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郑和,郑和可是很多人崇敬的对象。”
扶苏听到这个名字想了下:“是那个下西洋的郑和?”
“嗯嗯,就是他,他原名马和,朱棣登基后给他赐姓郑,他十几岁就追随朱棣南征北战,靖难之役更是一路跟随朱棣打入金陵,之后奉旨率领200多支船队,七下西洋,郑和也被誉为“华夏最伟大的航海家”,东南亚很多地方仍保留许多与他相关的遗迹和传说。05年的时候,我们将7月11日就是郑和首次下西洋的出发日定为“国家航海日”,除此之外还有国家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远洋航海训练舰也是以郑和命名的。”
“后世这么崇敬郑和?!”扶苏听到后世对郑和的诸多纪念感到惊讶。
“嗯嗯,本来我以前对宦官的印象很不好,但是有了郑和的存在,我觉得宦官也是有好人的。”
“而且明朝不止郑和一个宦官厉害,很多宦官也很厉害,他们和一般的臣子比起来办事能力只强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