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罗通、龚长林等人皆提升了官职,同时都被皇帝划归赵飞扬麾下,其用心如何,赵飞扬非常清楚,而且在当日殿前大宴前夕,他同皇帝密谈之时,还请旨将罗通委任为听雨阁指挥使,皇帝应允。

    “以后这里就是咱们办公的地方了,各位可要与我同心同德啊。”赵飞扬跨在马上,对众人说道。

    龚长林笑了,“军门,我等皆军门麾下,又因军门而建功勋,怎会不与您同心同德呢?”

    “长林兄取笑于我。”赵飞扬道,“我不是说过了吗,日后除非在朝上抑或是外人面前,不然咱们还是往常称呼;对了罗通你也不要再叫我什么大人了,听着不舒服,还是叫我公子的好。”

    罗通笑道:“凡事都有规矩,罗通不敢僭越。”

    赵飞扬苦笑无奈,一行人已到了天门坪大营。

    早有接洽武官在此等候,一见赵飞扬等人忙上前来,“标下等,拜见提督大人。”

    “好了,接洽的手续都准备好了吗?”

    “回军门,一切准备停当。”

    赵飞扬点点头,“如此,先行交接手续,半月之内,营中大小事务务必交代清楚。”

    “标下明白!”

    做好交接手续之后,赵飞扬端坐大营之内,不由感慨起来,自己的遭遇还真是传奇,一战之功竟成二品大员,试问天下,如此擢升可还有第二人吗?

    看过一切公文后,赵飞扬心中暗喜,看来此地与皇帝所说的一般无二,天门大营确实是大梁精锐,虽不归属禁军序列,但其兵甲装备等,仍是大梁前列;而且天门大营随常驻兵一万,实际上归此统辖的兵马,足有两万余人,非战时,没半年轮休,故此常驻兵马方为一万。

    可赵飞扬也清楚,皇帝之前曾对他密言,希望他能将此次降卒、俘虏全数收入囊中,进行操练。

    日子飞快,转眼已过半月,营地内外在赵飞扬的治理下一片新生之态,降卒、俘虏们也有四成被收入囊中,余下者随还在犹豫,但赵飞扬相信一个月内,便能再行收拢其半数以上兵马。

    这一日,赵飞扬正在检阅罗通等人训练的兵马,而此时却有军校来报,说在大营外兵部尚书陈志斌大人前来。

    天门坪大营,虽不归属兵部序列,但陈志斌既为兵部首元,赵飞扬当然不能怠慢。

    率众人出迎后,赵飞扬道:“天门坪提督赵恪,见过兵部陈大人。”

    陈志斌忙摇头,“赵军门莫出此言,你我衔阶相等,老夫怎敢如此?”

    赵飞扬道:“虽如此,可大人为我前辈,理当如此。”说着,赵飞扬引陈志斌众人进入大营,上茶摆果后,赵飞扬道:“不知此次大人前来,有何见教?”

    “哪有什么见教。”陈志斌笑起,“军门麾下虽不属兵部,然军械等物仍由我部筹划分配,此次老夫前来第一当然是公务,第二也是想看看军门。”